后说道:
“想培养孩子上进的,可以再去县城或府城的书院继续学习,学习不太好的可以留守后方。”
楚爷爷惊奇的看了一眼二儿子,点头说道:
“行,等你大哥回来后,找他说一下吧!不过这事不是咱们说了算的。”
楚二伯了然点头,知道他爹是听进去了,于是便想离开去休息,走到门口时,突然说了一句:
“爹,我兄弟有点少了。”
随后,楚二伯快步走去东厢房。
楚爷爷有点摸不到头脑,愣在那里,坐着不出声,楚奶奶进来后,好奇的问道:
“怎么了?坐这里发什么呆呢?”
楚爷爷没多想,嘴上秃噜了一句:
“二儿子说他兄弟们少了。”
楚奶奶反应过来老头子说的是什么话后,轻拍一下他的肩膀,娇嗔道:
“老头子,你怎么越来越不正经了。”
楚爷爷低头沉思片刻,反应过来儿子说的话后,直接脸红了,甩锅道:
“这可不是我说的,你是二儿子亲口说的,你可不能怪我啊!”
楚奶奶没好气的翻个白眼,说道:
“知道了,快过来睡觉吧!明天还有事做呢!”
楚爷爷笑着答应道:
“好,这就来。”
接着来两天,李家村的十二人来家里帮忙收红薯土豆,连地头上种的高粱也帮忙收回来了。
结算工钱时,李福和李尚两人找到楚二伯,李福说道:
“楚老弟,你看我们这工钱可以换成红薯和土豆吗?”
李尚连忙点头道:
“是啊,我们也想换红薯和土豆。”
楚二伯诧异的看了一眼两人,询问道:
“你们和家里人商量了吗?可不能自己做决定的。”
李福和李尚同时点头答应道:
“商量好了。”
楚二伯点头答应道:
“行,只要商量好就行。”
随后说道:
“我给你们算一下工钱有多少。”
于是,楚二伯拿出记录本来,看着上面记录的日期和人数,正好做工三十一天。
楚二伯指着记录本上的笔记说道:
“你们两家做工的时间长短不同,李福你家做工是三十一天,一人一天三十文,六个人有五千五百八十文,就是五两碎银,五百八十文铜板。”
随后对着李尚说道:
“你家做工二十六天,同样的价钱同样的人数,总共四两碎银,六百八十文铜板。”
随即问道:
“这是对的吧?你们自己算一下。”
楚二伯等着两人在一旁算账,拿起毛笔,记录一下他们要换的红薯和土豆的重量。
一盏茶的时间,两人终于算出总价钱,点头表示是对的。
楚二伯让两人在结算工钱的位置按上手印,随后说道:
“你们两家都换红薯和土豆,李福家是一千一百一十六斤,李尚家是九百三十六斤。”
李福和李尚两人是一脸懵,李福迟疑的问道:
“楚老弟,这是不是不对?”
发现自己说的话有歧义,忙说道:
“不是说少了,而是多给。”
话落,李尚也跟着点头。
楚二伯恍然,说道:
“给你们的红薯和土豆都不是精挑细选的,遇到什么算什么,当然也不会故意给你们小的,或者是坏掉的。”
而后说道:
“所以价钱上就便宜一些,如果真有坏的,你们不要抱怨啊!”
李福和李尚连忙摇头,说道:
“不会的!”
楚二伯点头,说道:
“一会就去后院给你们装车。”
随即又说道:
“你们要是留种,就要好好存放,如果没什么吃的都吃完了,明年春种前再过来买育种的红薯和土豆。”
好似怕他们不明白,又说道:
“我们家一般留的多,放到明年育种前都会挑选好的留种,到时候可以过来买,当然价钱就和卖给县衙是一样的。”
这次李福和李尚听明白了,感激的说道:
“谢谢楚老弟!”
楚二伯点点头,说道:
“好了,我们现在就去装车。”
随后三人去了西院套牛车,楚爷爷看到后问清楚情况,便点头表示知道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