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时间啊,我出来就是找美食的。”
楚二伯只好说道:
“那你可能要等几天了,庄子上还有事。”
李明玉爽快答应道:
“好的,我可以等。”
随后,两人一边吃一边聊天,李明玉问出桃花村的位置,决定过几天就去桃花村看看,这样不耽误楚二伯的事情。
楚二伯安排田妞和顾大丫收拾一下翠竹苑,方便李明玉他们居住。
第二天早上辰时一刻,李忠带着五辆马车来了庄子上。
几人去了果园,楚二伯雇佣赵家村的几位妇人,来到果园开始摘苹果和梨子。李忠带来的人直接装箱,每个苹果都有自己的“小窝”。
楚二伯和李明玉直接去摘葡萄和桃子,身后跟着两人直接用油纸折叠成小篮子的模样,将葡萄和桃子打包好。
楚二伯看着他们这样细致的打包方式,表示自己学到了,不过都是送到县城后,就又放弃这种打包方式了。
五辆马车装好,李忠带队,直接离开了。
树上还有没摘下来的水果,李明玉也答应收走了,只是现在马车还没有来。
随后几天,李明玉跟着楚二伯奔波在田间地头,看到红薯和土豆后,恍然大悟道:
这就是去年得圣旨封赏的那两种新粮食作物。
不过他并没有多打听。
直到果园的水果都摘下来后,李明玉看到有县衙的官差过来收购红薯和土豆,才知道这位大叔家,就是去年得到封赏的那家人。
此时,楚大伯和楚父正在府城参加今年秋闱的最后一场考试。
虽说是秋闱,但是中午时的天气还是有些热的。
每人一个小隔间,考试的三天都要里面吃喝拉撒睡。
幸好兄弟二人运气不错,离得茅厕比较远,就是如厕时不太方便。
这天中午,监考官走下来开始观察各位考生,走到楚父窗前看了一眼便走过去了。
随后看到楚父隔壁的考生趴在桌子,像似睡着了一般,随即招招手,就有两个衙役过来,拿出钥匙打开门,轻轻推了一下考生,眼看考生要摔倒了,便急忙上前扶住他。
随即监考官轻声说了什么,两个衙役便搀扶着考生出了隔间,向着院试大门处走去。
楚父听到声音都没抬头,继续写着手里的策论。
监考官过来看一眼,满意的点点头,随后继续走着观察考生的情况。
赵家田庄
楚二伯送走钱师爷的马车后,轻舒一口气,这边总算是完成收获了,就等着稻谷晒干后,收入粮仓了。
第二天早上起来后,楚二伯安排一辆牛车送李家村的十二人回村。
随后走到后院,看着晾晒的稻谷后,考虑到家里的情况,决定先回家。
于是,安排张大旺和王柱几人看守好晾晒稻谷,晒干后先收到腊梅苑的东厢房中,便赶着马车准备回家。
随即想到李明玉要去家里,便又拿出鸡笼抓了几只公鸡和兔子拉回家。
傍晚酉时初,到了家看着后院堆成小山的红薯和土豆,决定家里收获完成,再去县城找钱师爷询问县衙是否再次收购。
楚爷爷知道果园里的水果都卖出去后,心里很高兴。
吃过晚饭后,收到楚二伯带回来的银钱时就更高兴了。
这次就红薯和土豆就有六百多两银子,再加上水果,又有了上千两的进账。
此时,楚二伯是比较冷静的,对着楚爷爷说道:
“爹,这水果是因为少,属于稀缺的东西,才能卖那么贵的,以后可能就不会这样了。”
楚爷爷了然点头,说道:
“这就不少了,这些钱够咱们一家六七年的花销了,再说不是还有粮食和家禽家畜的进账吗,够咱家用的。”
楚二伯放心的点点头,说道:
“爹,过两天我准备去府城一趟,看看大哥和三弟科举考试怎么样,他们应该快结束了考试了。”
随后说道:
“我们等到放榜再回来。”
随即小声说道:
“如果大哥和三弟考中举人后,再想进一步,就要准备送他们去京城了。”
楚爷爷沉思片刻后,说道:
“可能你大哥不想去京城了,你三弟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的!”
楚二伯不明所以,好奇的问道:
“大哥不再进一步了吗?”
随后说道:
“我听钱师爷说,考中进士也可以不做官的,万一以后再想当官可以去户部提交申请的。”
楚爷爷不知道这些,不确定道:
“是吗?那等你大哥回来后,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吧!”
楚二伯点头答应道:
“其实大哥考中进士后,可以回来办一个私塾,不用太大,够咱们周边几个村子的孩子认字读书就行。”
随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