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看见墙上有一道模糊的平安纹印记,阳光照在上面时,会隐隐透出暗红的色泽。他回到骑楼,打开樟木箱,将那些绣品一件件整理出来。在最底层,他发现了一个铁皮盒子,里面装着半块破碎的船板,上面粘着一小片绣着平安纹的布片——那是陈阿明的遗物,当年被海浪冲到岸边,是秀珍托人找了三个月才找到的。
阿杰决定把这些故事画下来。他在二楼支起画架,以青砖墙和骑楼窗为背景,画里的林秀珍抱着绣绷坐在窗前,窗外是盛开的三角梅,缝纫机上的平安纹泛着淡淡的红光。画到一半时,他感觉有人站在身后,回头却空无一人,只有樟木箱里的绣品轻轻动了一下,仿佛有人在抚摸那些凝结着思念的丝线。
半年后,阿杰的画展在骑楼改造的艺术空间开展。那幅《骑楼绣影》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,画前总是围着很多人。有老人看着画流泪,说想起了当年的林秀珍;有年轻人好奇地问故事的细节,听完后都沉默不语。
开展那天晚上,阿杰又回到37号骑楼。月光透过藤蔓照在缝纫机上,机身泛着柔和的光。他忽然发现,樟木箱里的绣品少了一件——正是最上面那方银线平安纹手帕。阿杰走到窗前,看见对面的青砖墙上,那道平安纹印记旁,多了一朵小小的三角梅印记,在月光下隐隐发亮。
后来阿杰搬走了,将那架缝纫机和账本留在了骑楼里。新的租客是一对年轻情侣,听说了秀珍的故事后,不仅没有害怕,还特意在窗台上种了几株三角梅。每年三月,三角梅盛开的时候,总会有晚归的人看见,37号骑楼的二楼窗前,仿佛有个穿蓝布旗袍的女子,正抱着绣绷,静静地凝视着码头的方向,缝纫机的"咔嗒"声,混着海浪的声音,在夜色里轻轻回荡。
hai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