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这是一次性都背回来了?”
楚爷爷摇摇头,神秘道:
“还有呢,一会我们再去一趟。”
楚奶奶舒口气答应:
“好,一会让老二跟着你去,争取一次背回来吧!”
楚爷爷点头,将背篓里的鱼倒进水缸里。
楚奶奶笑着说道:
“我问了小珍和小翠,她们以前做过熏鱼干,说是做的还行,保存起来以后吃还是不错的。”
楚爷爷回身点头答应:
“行,你看着安排吧,做什么样就吃什么样的,总归是肉。”
话落,楚爷爷去后院找楚二伯。
此时,楚大伯和楚二伯两人已经将猪皮剥下来了,在清理内脏。
楚爷爷过来后,满意点头,两个儿子的刀功不错,叮嘱着:
“老大,你自己分割肉吧,让老二跟着我去山上背一背篓鱼回来。”
楚大伯爽快答应:
“好的,爹!”
楚二伯点头答应,转头对着大哥说:
“大哥,你慢慢做,一会我们回来了再帮你。”
楚大伯含笑点头答应,楚爷爷父子三人再次上山。
楚二伯知道这是第二个水坑时,愣怔了瞬间,心里好奇,问道:
“爹,这里没有人过来吗?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呢?”
楚爷爷和楚父同样疑问,此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楚爷爷只好催促道:
“赶快干活,别打听!”
楚二伯愣怔一瞬就明白了,这事他爹也不知道,只有在他爹不知道的时候才会着急转移话题,得咧,不问了!
父子三人用了一刻钟的时间,再次捞上来十五条大鱼,各个有七八斤左右,四五斤重的鱼都没来得及捞上来,三个背篓就装不下了。
三人只好先回去了,准备下午再来捞剩下的鱼吧!
中午,家里吃的红烧肉,炖的鱼,烧了一个蘑菇萝卜汤。
午休后,楚爷爷父子四人去了山上。
楚二伯和楚父两个人捞鱼,楚爷爷和楚大伯砍柴。
一个时辰后,四人背柴背柴,背背篓的背着背篓的鱼回家了。
到家后,楚奶奶连忙迎出来,笑着说道:
“回来啦,老头子,平子家的闺女五天后定亲,让咱家去帮忙。”
楚爷爷疑惑的问道:
“哦?什么时候的事?怎么已经要定亲了?”
楚奶奶笑呵呵的讲着自己知道的事:
“说是秋收前媒婆上门了,这不正好有一个多月了,刚开始说要订在九月二十九那天的,这不是听说咱们两个儿子科考回来了,两家商量一下今年定亲。”
继续轻声说道:
“前两天才‘问名’,男方打听到咱们村出了举人,所以着急定亲。”
楚爷爷疑惑道:
“这么着急,男方家里有隐情?”
楚奶奶翻了个白眼,随后如实告知道:
“没有的事,男方家的孩子是咱家老三教过的那个孩子,这不是稍微的有点师生情在那!”
楚爷爷点头,表示知道了,问道:
“那也不用急吧?”
楚奶奶无奈叹气道:
“这不是大勇哥身体不好吗?怕遇到一起了,这事都没办法说,他们两家关系还那么近。”
楚爷爷问道:
“勇哥身体不好了?不就是前几天摔了一跤吗?这么严重吗?”
楚二伯过来找楚奶奶,听见他爹这样说,接话道:
“娘,你先去后院厨房,王嫂子找你。”
楚奶奶点头答应,去了后院。
楚父凑近楚爷爷,接着说道:
“爹啊,勇伯比您大十多岁呢,都六十九岁了,再说了,老人身体不好,骨头脆弱,摔一下可就不得了了,而且他摔倒后家里人都不知道,还是听别人说过才晓得的,问过后,他还说没事,不疼。”
缓口气继续说:
“那时候已经疼了一天一夜了,勇伯咬牙不承认疼,能怎么办?要不是第二天早上没有起床,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么严重,张大夫去看过后,让他好好休养。这是伤的太严重了。”
叹气道:
“你都不知道永利哥知道是这样,有多生气。”
楚爷爷接话道:
“他家不是有钱吗?卖掉的红薯和土豆的钱怎么也是够用的,就算没钱,这会去村里借钱也能借到的,怎么就那么倔呢!”
楚二伯点头道:
“是啊,永利哥就是生气这个,现在又不能说他爹,只能自己生闷气。”
随后压低声音说道:
“张大夫说是伤到腰了,这几天躺床上都不能生活自理了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