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义叔,你们怎么养的都是公鸡呢?多养点母鸡可以下蛋,到时候来卖钱也划算啊!”
楚爷爷实话实说,道:
“嗯,你二弟去村里收小鸡时,买到什么算什么,这不是公鸡就多了些!”
随后又说:
“院子里养了三十多只母鸡,估计明年母鸡就多了,这个要慢慢来!”
族长点点头,确实是这样的!
此时,想要有更多的小鸡,需要老母鸡去孵化,没有人工孵化技术可以帮忙。
三人走到兔子棚,查看了一下兔笼的兔子。
看着这肥嘟嘟,毛绒绒的兔子,心里都有了计较,同时还很高兴!
既然义叔家(君义侄子家)能喂养活,那他们也可以跟着学学!
族长迟疑的询问道:
“君义,你看可不可以教教族里的人养兔子?”
随后,说道:
“放心,不会和你们抢买家,回去我问问有会做熏干兔,或做腊兔的,到那时都做成干兔去卖!”
楚爷爷谦虚的说道:
“哎,小叔,你说的什么话,只要村里人想养兔子,我们肯定会教的!”
随后又说道:
“只是,这养兔子的事情,都是我家老二在管,他没多少时间!”
村长连忙接话道:
“义叔放心,我们回去找几个脑子灵活的小伙子,或者几个养鸡不错的妇人跟着学,学会了让他们去教村里人,偶尔让二弟去巡视一下就好!”
楚爷爷思考片刻,便替楚二伯答应下来。几人走到桃林,查看了一番走出果园,准备去红薯地。
庄子大门口,赵衙役带来一辆马车的粮食和蔬菜,在大门口等着,楚爷爷三人走到这里,便看到了。
楚爷爷急忙上前问候道:
“让赵大人久等了!”
赵衙役连连摆手道:
“不妨事,赶紧将粮食卸车吧,这是给那些劳力的口粮,到时还需要楚大叔家帮忙做好饭菜!”
楚爷爷爽快的答应道:
“好的,没问题!”
卸车后,赵衙役又跟着运粮马车回县城了。
此时,三人已经在红薯地里,接替了楚奶奶几人手里的活,继续割着红薯藤蔓。
楚二伯带着张大旺和王柱,三人各自赶着牛车拉藤蔓,准备放到篱笆院外的空地上晾晒,等晒干后可以做冬储家畜饲料。
雇佣过来的人里,有几人帮忙装车,剩下的二十几人忙着挖红薯。
只看那一个个的人,有的面带好奇,有的满脸欣喜,有的疑惑不解……各种欣喜的表情都有!
还有小声交流的:
“这个叫红薯的,真不错!”
随即就有人接话道:
“是啊,这一棵有好几个!”
还有人说道:
“嗯,有那挖坏的,还说有甜香味呢?”
随即有人不敢置信的问道:
“真的假的?”
确定事实的人肯定的说:
“当然是真的!”
随即又说:
“不过还是好好干活吧,这是县太爷要的东西!”
“嗯嗯,仔细一些吧!”
话落,便埋头挖起红薯来。
楚奶奶带着妯娌三人和几个孩子回到庄子上,开始准备午饭。
幸好从家里拉来了一车红薯和土豆,开始还想着给家里空出地方来,现在可是派上用场了。
中午饭做的杂粮饭,蒸的红薯,炖的白菜土豆。
雇佣的劳力看着这满满的大盆饭菜和蒸红薯,心里很高兴,面上亦是笑呵呵的,心满意足的大口吃着饭菜。
饭后,楚奶奶让妯娌三人烧水,田妞和顾大丫帮忙去地里送水。
此时,王齐带着三个小孩子们去了果林玩。
楚梓柠看着这果树上的黄叶子,想象着红苹果挂满枝头,越想象就越想吃,只好低着头慢慢跟在姐姐身后走着。
三堂哥又跑没影了,估计是跑去山坡上了吧?
山坡外围有二伯种的野酸葡萄,这是上山砍柴时遇到的,想到王二说过的话,便带了回来,没想到种上就活了过来。
其实是楚梓柠小朋友去浇了灵泉水,现在的野葡萄也没有山上的酸了,吃起来口感更好。
傍晚时,红薯地里已经出土了二十多亩地的红薯,照着这样的速度,估计需要四五天才能全部收获完并运送走。
下午时,丁师爷带着两个衙役和十多辆牛车过来,称重后,将挖出来的红薯运回粮仓里。
楚二伯和楚父用家里的牛车,一起去帮忙运送红薯。
丁师爷注意到后,满意的点点头,想着,这家人是个实诚人,没有因为家里人有功名就眼里不容人,适合结交做朋友。
大概,二十五亩地,称重六万多斤,这样估算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