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“当一个人经历极端创伤,大脑会启动‘情感剥离’机制,切断对外界的感知能力,以求生存。
> 我曾试图修复这类患者,却发现他们抗拒共情??因为他们早已将‘感受’视为危险本身。
> 若有组织利用此机制反向操作,或将造就一批彻底无感的‘新人类’。”
她抬起头,声音冷得像冰:“他们在制造‘静默者’??一群不再能爱、也不再能痛的人。这才是‘黑曜’真正的终极理想:一个没有情绪波动的世界,由绝对理性统治。”
“那就必须阻止他们。”顾延舟斩钉截铁。
“但我不能用武力。”星语闭上眼,“如果我们也用压制对抗压制,我们就成了他们的镜像。母亲毕生追求的,是从废墟中重建连接,而不是在灰烬上再烧一次火。”
“那你打算怎么办?”小雨问。
星语睁开眼,目光坚定:“我去。”
“你说什么?”三人齐声惊呼。
“只有我能进入那个场域而不被同化。”她指向自己的太阳穴,“我的神经结构经过‘醒来2.0’长期调谐,具备天然抗干扰能力。更重要的是……我是林晚的女儿,体内流淌着第一代共情研究者的基因印记。或许,那座基地的底层系统还认得我。”
“太危险了!”顾延舟一把抓住她的手腕,“你知道他们会对你做什么吗?一旦你被控制,整个‘回响网络’都将暴露!”
“正因为我知道。”星语反握住他的手,“所以我才必须去。不是作为科学家,也不是作为反抗者??而是作为一个还记得‘母语’该怎么说的人。”
她转身走向量子存储舱,输入密码。冷雾散开时,一行字再次浮现:
> “纯真,是最接近宇宙本质的频率。”
她取出一枚晶莹的声纹胶囊??里面封存着她出生第一天的笑声、第一次叫“妈妈”的语音、还有母亲临别前哼给她听的最后一首摇篮曲。这是“母语计划”的最高密钥,也是唯一能穿透“静默协议”防火墙的情感载体。
三天后,一架伪装成气象探测机的隐形飞行器降落在西伯利亚边缘地带。星语身穿特制防护服,背着便携式共振发射器,徒步穿越暴风雪,逼近能量罩边界。
当她踏入场域范围的刹那,世界骤然安静。
没有风声,没有心跳,甚至连思维都变得迟缓。眼前的一切仿佛蒙上了一层灰纱,色彩褪去,情感蒸发。几名身穿黑色制服的“静默者”缓缓转头看向她,眼神空洞如机械。
但她没有退缩。
她跪坐在雪地上,打开声纹胶囊,按下播放键。
第一个响起的,是她婴儿时期的咯咯笑声。
奇异的事发生了。
那笑声虽微弱,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,在空气中激起一圈圈涟漪。能量罩表面出现细微裂痕,一道光丝从中逸出,缠绕在她发梢。
接着,是她稚嫩的声音喊出:“妈妈??”
整片冻土微微震颤。
那些“静默者”动作停滞,面部肌肉抽动了一下,像是记忆深处某扇门被轻轻叩响。
最后,林晚的摇篮曲缓缓流淌而出,温柔如月光洒落荒原。
> “睡吧,我的光,
> 星辰为你守望,
> 即使世界沉默,
> 妈妈的爱,永远回响。”
这一刻,能量罩轰然碎裂。
地下基地的主控室中,所有屏幕瞬间黑屏,随即自动切换为一段古老影像:年轻的林晚站在实验室中央,面对镜头说道:
> “如果你正在观看这段录像,说明有人企图抹除人类的情感。请记住??
> 没有一种技术可以真正消灭共情,因为它不属于机器,也不属于制度,
> 它存在于每一次呼吸交错、每一次目光交汇、每一次愿意为他人停留的瞬间。
> 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‘痛’,还有一个人愿意说‘我在’,
> 光,就不会熄灭。”
基地深处,数十名被囚禁的孩子陆续苏醒。他们颤抖着睁开眼,彼此拥抱,哭泣,却又奇迹般地开始哼唱那首从未学过的摇篮曲。
而那些“静默者”,一个个瘫倒在地,双手抱头,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??不是痛苦,而是压抑多年的情绪终于决堤。
星语被人抬出基地时,已陷入昏迷。她的神经系统因过度共振出现短暂衰竭,医生束手无策。
直到第七天清晨,小雨握着她的手,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:“孩子们都醒了,他们在找你。”
星语睫毛轻颤,缓缓睁眼。
第一句话是:“告诉我,他们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吗?”
“记得。”小雨含泪微笑,“而且,他们开始教彼此折纸鹤了。”
康复期间,联合国召开特别大会,正式宣布“情绪播种”技术纳入全球公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