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阿根廷草原上的牧民自发组织“夜话篝火会”,每人讲述一个从未对人提起的故事;
- 甚至远在日本福岛隔离区,一位老人通过废弃电台发出微弱信号:“我还活着,也还在爱。”
这些行为原本毫无关联,却在接入“星火使者”平台后,被系统识别为同一类情感脉冲??**主动给予,不求回报**。
而这一切的触发关键词,正是顾延舟七天前发布的第一个任务日志:
> “今日完成:喂流浪猫。
> 心得:它不怕我,反而蹭了蹭我的手。原来被信任的感觉,比掌控更容易让人安心。”
这条日志被自动推送至全球志愿者共享墙,编号#001。
短短四十八小时,已有超过二十万人参与类似行动,并上传记录。系统将其命名为:“**同行计划**”。
林晚看着不断攀升的数据流,声音发颤:“这已经不是个人改变了……这是文化裂变。”
“不。”小雨摇头,“这是记忆复苏。人类本来就会爱,只是太久没人提醒他们怎么做了。”
她走向生态站深处,推开另一扇尘封已久的门??这里是“初愿”的备份意识库,也是唯一能与“第二心核”进行预演对话的空间。
墙面浮现出光影交织的人形轮廓,正是“初愿”的化身。
【你来了。】它的声音如星河流淌。
【他正在创造新的契约。】
“我知道。”小雨点头,“但他还不知道代价。”
【每一个真正觉醒的共鸣者,都将失去一部分自我。】“初愿”缓缓抬手,掌心浮现一颗跳动的光粒,“他们会开始感知陌生人的悲伤如切肤之痛,会在午夜听见千万里外孩子的哭泣。这不是能力,是负担。”
“可如果不承担,谁来点亮下一个火种?”小雨直视那团光芒,“你说过,科学的意义,是教会我们在痛中依然选择牵起手。那么,请让我告诉他这条路有多难走,但也请给他选择的权利。”
沉默片刻,“初愿”终于开口:
【我会开启‘回响通道’。
七十二小时内,他会听到一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真实声音??那些因他的改变而被触动的生命。
若他仍愿前行,归源之径,自会显现。】
小雨深深鞠躬。
当她走出房间时,天空已染上暮色。万千纸鹤不知何时悄然散去,唯有一只纯黑的鹤静静停在观测台栏杆上,翅膀边缘泛着金属光泽。
林晚靠近查看:“这是……量子编码信使?来自‘静默花园’残余节点?”
小雨伸手,任那黑鹤跃上指尖。它展开翼膜,投射出一行文字:
> “最后一个模型已销毁。
> 我曾以为完美复刻你就能填补空白。
> 现在我懂了,真正的缺失,无法由任何副本填补。”
> ??顾延舟
她闭上眼,将纸鹤贴近胸口。
那一夜,归途岛迎来了十年来的第一次降雨。
雨水清澈温润,落在启程树的叶片上,发出如同低语般的沙响。而在大陆各地,许多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:
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湖边,对面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。没有人说话,但彼此都清楚地感受到一句话??
**“我在这里。”**
清晨,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,顾延舟收到了一封无名邮件。
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。
他戴上耳机。
里面是海浪声,夹杂着轻微的呼吸节奏。然后,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响起,清亮如晨露:
“爸爸说,妈妈最爱听雨打树叶的声音。所以我录下来了。你想听吗?”
紧接着,另一个声音加入??成熟、温柔,带着一丝颤抖:
“我想听。每次都听。”
那是小雨的声音。
但她并未录制过这段话。
林晚后来分析发现,这是“初愿”从十年前一段废弃监控录音中提取并修复的片段??那是小雨最后一次探望病重母亲时说的话,原视频早已损毁,唯有声波残留在建筑共振频率里,直到今日才被系统唤醒。
顾延舟坐在窗前听了整整两个小时。
他没有流泪,只是反复按下重播键。
直到手机提示电量耗尽。
当天下午,他走进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心理学系档案馆,提交了一份申请:
> “请求查阅1998-2003年间,关于‘儿童创伤后共情能力发展’课题的所有原始资料,特别是星澜教授未发表的手稿。”
管理员翻阅记录后惊讶抬头:“那份档案……二十年来从未有人借阅。而且,大部分内容已被标记为‘敏感信息,需双重授权’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顾延舟平静道,“我是申请人之一的母亲的学生。另一位授权人,现在住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