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02章 《复利暴击的三大时刻》(2/2)

报还在喊‘黄金十年’时,我们计算出2023年行业产能过剩概率超过70%,价格战一触即发。”他展示卖出交割单,最后一笔清仓记录是2022年4月15日,“这次操作避免了后来30%的回撤,但最艰难的是说服团队——当时新能源板块占市场成交额的40%,基金经理们担心错过主升浪。”

    周远山点头,推了推眼镜:“这体现了对行业周期的深刻理解,比技术分析更重要的是产业洞察力。你如何量化产能过剩的风险?”

    “用产能利用率、存货周转率、资本开支增速三个指标构建周期预警模型,”陈默调出模型界面,“当三个指标同时突破警戒线时,触发撤离信号。这次模型在2021年q4就发出黄色预警,2022年q1升级为红色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把这三次操作放进虚拟交易系统,”陈默示意李强展示系统界面,2015年股灾场景中,用户可以滑动条调整对冲比例,下方实时显示模拟净值曲线,“用户可以在模拟环境中尝试不同策略,比如全仓持股、5%对冲、10%对冲,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生成真实交易滑点和流动性冲击。”他调出测试数据,“83%的用户在2015年场景中选择不对冲,最终爆仓;只有12%的用户能坚持使用对冲策略,其中4%能动态调整对冲比例。”

    李强补充,切换至2018年茅台场景:“在逆向加仓测试中,90%的用户在首次跌停时恐慌卖出,只有5%能执行金字塔加仓策略,而这5%用户的模拟净值平均收益率比卖出者高67%。”

    陈默望向窗外的陆家嘴,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,仿佛是资本市场的镜像:“下一章该讲讲如何控制回撤了——毕竟,活下来比赚大钱更重要。2020年新冠熔断期间,全球市场暴跌,我们的净值回撤控制在8%,靠的是十二道‘铠甲’纪律。”

    李强收拾文件,屏幕切换至2020年3月的交易数据,熔断期间的仓位调整记录清晰可见:“陈总,新冠熔断期间的仓位调整记录和情绪管理日志,已经整理到资料里,包括当时的晨会录音和压力测试报告。”

    “很好,”陈默摩挲着袖扣,感受着金属的温度,袖扣边缘的“敬畏市场”刻字在阳光下若隐若现,“回撤控制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纪律问题。明天的研讨会,我会详细拆解每一道‘铠甲’——从仓位管理的‘三三制原则’到心理建设的‘情绪冷却期’,每一道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。”

    会议室的时钟指向下午3点,阳光在净值曲线图上移动,2015年的深V型回撤被逐渐照亮,仿佛是一道伤疤,却也是勋章。陈默知道,这三次关键操作的复盘,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,更是为了让散户明白:复利的背后不是运气,而是对数据的敬畏、对纪律的坚守,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深刻认知。而即将展开的回撤控制体系,将是散户在资本市场生存的核心法则——就像他袖扣上刻着的“敬畏市场”四字,永远闪耀着理性的光芒,指引着在贪婪与恐惧之间寻找平衡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