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65章 《三杀模型的生死测试》(2/2)

算国债期货的转换因子,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仿佛在书写最后的战书。素面银质袖扣被汗水浸湿,在纸上投下模糊的阴影,如同他此刻模糊的未来。远处,某城商行暂停理财产品赎回的消息正在财经新闻中滚动,交易室里的电话此起彼伏,年轻交易员们用沙哑的声音沟通着手工指令,仿佛回到了金融市场的蛮荒时代。

    “陈总,”李明递来最新的质押清单,纸张边缘因用力而褶皱,“高盛同意质押,但要求溢价率提高至15%,且每日盯市结算。”

    “接受,”陈默头也不抬,继续计算着,钢笔在“转换因子”一栏写下复杂的公式,“通知技术部,用卫星电话联系北京的量子加密硬盘携带者,确认到达时间——如果硬盘到不了,我们就真的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您真的相信手工操盘能撑过今天?”李明的声音里带着怀疑,更多的是恐惧。

    陈默停下笔,抬头看向窗外的晨光,袖扣在自然光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。他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,自己在雷曼兄弟的交易室里,看着所有系统崩溃,人们用计算器和纸质订单撑过了黑色星期一。“技术是工具,”他轻声说,“但工具失效时,人才是防线。灰熊可以篡改算法,但改不了人性对生存的渴望。”

    此时,交易室的备用终端突然亮起,显示USD/H汇率突破7.30,而茅台股价低开3%。陈默看着笔记本上的手工计算结果,知道这场流动性的死亡螺旋才刚刚开始。但他也知道,当灰熊资本以为胜券在握时,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——人类在绝境中的生存本能。他握紧袖扣,金属边缘划过掌心的老茧,那里有十年前爆仓时的伤痕,也有此刻重生的决心。交易室里,年轻交易员们已经开始用纸质指令单传递交易信息,钢笔在纸上的沙沙声、电话的忙音、远处的警报声,编织成一曲悲壮的战歌。陈默知道,今天之后,金融市场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,但至少,他要为真正的幸存者守住最后一道防线。

    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