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40章 《金融伦理的觉醒时刻》(1/2)

    11月10日上午九点,上海默势基金会议室,深秋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射入,在会议桌中央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带,将陈默面前的《致雪球投资者的一封信》终稿分为明暗两半。他将破碎的原油钻头袖扣轻轻放入抽屉,金属碰撞声轻得像一声叹息,仿佛在为过去的职业生涯敲响丧钟。换上一枚素面银质袖扣,材质哑光,边缘简洁无饰,贴合衬衫袖口时,他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轻松——那是卸下资本符号后的轻盈。

    “我们决定永久退出复杂衍生品领域,”陈默环视团队,目光扫过风控总监李明的金丝眼镜、交易员张强的蓝牙耳机,以及后排实习生手中的雪球产品宣传册(尚未回收),“新基金‘日出计划’将实行全透明运作,每日披露持仓,禁用杠杆,投资范围限定于ESG评级BB级以上的企业。”

    风控总监李明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光映出屏幕上的ESG评级图表,光伏板块的红色警告标识格外醒目:“陈总,MSCI评级机构要求对光伏板块25%的持仓做出解释,特别是新疆某供应链企业的劳工问题指控。第三方机构的初步调查显示,该企业存在雇佣未成年工的嫌疑。”

    “彻查所有供应商,”陈默的手指在桌面上轻叩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,“组建专项调查组,飞往新疆实地核查。即便影响短期收益,也要确保供应链合规。”他忽略了交易员张强的撇嘴——后者刚在早会上抱怨因合规审查错失AI芯片的短线机会,那只股票今早涨停,收益率达12%。

    “陈总,”李明翻开调查报告,纸张翻动声在寂静的会议室格外清晰,“光伏组件供应商的环评报告显示,其内蒙古工厂的碳排放超标17%,且未安装废气处理设备。这不仅影响ESG评级,还可能引发监管问询。”

    “停止与其合作,”陈默打断道,“重新筛选符合双碳目标的供应商。我们不是在做选择题,是在建立新标准——哪怕短期内收益归零,也不能再走老路。”他的语气斩钉截铁,银质袖扣在阳光下微微发亮,像一枚坚守的徽章。

    十点十五分,《财经》杂志线上发布会准时开始,陈默面对镜头,身后是实时滚动的“日出计划”持仓数据屏,茅台、宁德时代等蓝筹股的K线图平稳延伸,与雪球产品的剧烈波动形成鲜明对比。“我们曾以为雪球产品是金融创新,后来发现它更像潘多拉魔盒,”他掏出《韭菜忏悔录》,展示其中“敬畏周期”的笔记,字迹因多次翻阅而模糊,“现在,我们选择做时间的朋友,而非波动率的赌徒。”

    “陈总,”路透社记者的提问通过耳机传来,尖锐如刀,“‘日出计划’年化收益预期仅8%,远低于雪球产品的历史业绩,如何说服投资者放弃高收益选择你们?难道您不担心被市场淘汰?”

    “复利的关键不是速度,而是生存,”陈默指向屏幕上的茅台K线,“过去十年,茅台年化收益25%,但真正拿住的投资者不足5%。太多人死于追涨杀跌,而我们追求的是让普通人睡得着觉的收益,而非过山车式的财富幻觉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况且,8%是扣除ESG合规成本后的净收益,我们不赚昧良心的钱——即便这意味着短期规模增长放缓。”

    弹幕区瞬间被“假大空”“唱高调”的评论刷屏,陈默视而不见,目光落在镜头上方的时钟——十年前的此刻,他正在为雪球产品的首单签约举杯庆祝。

    中午十二点,陈默签署完“日出计划”的托管协议,法务总监王雅递来ESG评级报告,封面印着MSCI的logo和“BB级”评级,右下角用红色标注“供应链风险”:“主要扣分点在供应链透明度,尤其是纺织和光伏板块。MSCI要求我们在15日内提交整改方案,否则可能下调至B级。”

    “启动‘阳光供应链’计划,”陈默摸出手机给周远山发消息,“老师,能否引荐纺织业的合规专家?我们需要建立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追溯体系。”消息显示“已读”,附带一个地址: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某纺织工厂,坐标精确到门牌号。

    王雅犹豫,指尖捏紧报告边缘:“陈总,第三方机构测算过,建立追溯体系需要额外投入2%的管理成本,这会进一步压缩收益空间。投资者可能因短期收益不佳而赎回,尤其是在雪球产品受害者集体诉讼的背景下...”

    “让投资者知道我们在做什么,”陈默起身走向落地窗,俯瞰陆家嘴车流,西装袖口的银质袖扣反射着阳光,像极了十年前他在华尔街看到的某块纪念碑——那是为纪念因金融欺诈自杀的投资者而建,“如果因为成本放弃合规,那和之前利用信息不对称收割客户有什么区别?我们做错一次,就要用十次正确来偿还。”

    下午三点,陈默在办公室撕毁最后一份雪球产品合同,碎纸机的声响规律而单调,像极了十年前他在散户大厅听到的跌停板键盘敲击声,每一下都敲在心上。手机震动,收到一封神秘邮件,发件人显示为“匿名”,正文只有一行字:“陈总,光伏组件供应商的童工问题只是冰山一角,新疆的棉花供应链...附件有你想看的。”

  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