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和吴学究等人。
既然一时之间,奈何不了梁山。
退而求其次,他要将另外一伙人先拿下。
蔡太师一纸公文,去郓城县投下,令郓城县县令捉拿晁保正和吴学究几人。
却说郓城县有个押司,姓宋,名江,字公明,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。
人长得面黑身矮,人都叫做黑宋江。
闻名山东、河北,都称他做及时雨。
那日正当值,得知县令要差人去拿晁保证。
宋江吃了一惊,心中寻思道:“晁盖是我心腹兄弟。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,我要是不救他,被官差拿住,非得送了性命。”
他当机立断,拿了鞭子,牵过马匹,慌忙跳上马,往东溪村而去。
没到半个时辰,就赶到了晁盖庄上。
那时晁盖正和吴用、公孙胜、刘唐等人在后园葡萄树下吃酒。
手下庄客前来禀告:“宋押司正在门外。”
晁盖心想,这必然是有事。
他慌忙出来迎接。
宋江见了晁盖,立马说道:“哥哥不知,兄弟舍着性命来救你。如今黄泥冈事发了!县衙马上就差人来抓尔等,因此飞马来报。‘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。’此时不走,更待何时?”
晁盖听完,大吃一惊,连忙摇头:“贤弟有所不知。这生辰纲并不是我等劫取,如今这生辰纲全被梁山夺了去。官府不去捉梁山上的贼寇,来捉我们干甚!”
“什么?这事哥哥没参与?”宋江瞪大双眼,满脸诧异。
晁盖叹息一声:“原本是有这个打算。我等也派人去了,却被梁山抢前一步。我等是空手而回,并未劫到那生辰纲。”
宋江这才明白事情原委。
但毕竟晁盖也参与了,要是被官府拿住,一样要治罪。
他赶忙劝说:“哥哥,毕竟你也参与了。休要多说,赶紧走吧,再晚可就麻烦了。”
晁盖挠挠头,心中想道:“这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?真是倒霉催的!”
面上却笑着,抱拳施礼:“贤弟大恩难报,哥哥这就准备准备。”
宋江见晁盖答应,转身便走,赶回县衙。
晁盖与吴用、公孙胜、刘唐三人商议。
他满脸愤怒,对三人说道:“黄泥冈一事,被官府得知了。我等虽然没有劫取那生辰纲,官府却要来拿我们。幸好有宋江兄弟前来通报消息,不然我等性命难保。官差马上就到,这可怎么办是好!”
“宋江?莫非是江湖上传说的及时雨宋江?”吴用出言问道。
“正是此人。他和我乃心腹相交,结义兄弟。”晁盖的眼神转向吴用,急忙问道,“事态危急,我等该如何逃过此难呢?”
吴用却不慌不忙,出言劝慰:“兄长,这还商议什么,‘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’。”
“走哪里去呢?”
吴用摇着羽扇,微微一笑:“兄长,我早就有打算了。你们可知,三阮如今在何处?”
“在哪?”公孙胜插嘴道。
“三阮已经在梁山泊入伙。如今梁山上有个新首领,居然打退了两千官军。我们可前往梁山,一起入伙便是!”
晁盖有些担忧:“若是他们不肯收留我们,怎么办呢?”
“兄长不必忧心,有三阮在,定会为我们美言几句。不如先走一遭吧,若是实在不肯时,我们再做商议。天下如此之大,岂会没有我等去处?”
晁盖此时眉头渐展,说道:“既然商议已定,那事不宜迟。我们各自准备,赶紧走吧!”
一行几十人,带着家眷,各执器械,前往梁山泊。
几个时辰之后,晁盖等人来到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。
朱贵见了这许多人来,又都说是三阮的旧相识,赶忙安排酒席接待。
随后他取出一张硬弓,搭上一支响箭,望着芦苇中射去。
响箭到处,早有小喽啰摇出一只船来。
朱贵写了一封书呈,叫小喽啰带回山寨。
山寨内,赵杰和付军、三阮正在商议打造船只事宜。
手下的小喽啰来报:“大哥,山下酒店朱贵来信。”
说完他弯腰,将书信举过头顶。
赵杰拿过看了,却是晁盖等人要来投靠山寨。
他将书信的内容告知三阮。
三阮诧异道:“晁盖哥哥怎么会来入伙?”
“想必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吧。”赵杰面色冷峻,猜测道。
晁盖来入梁山,对赵杰来说不是好事。
目前,晁盖手下的那几人都对他忠心耿耿。
要是入了山寨,便会破坏山寨的团结氛围。
搞不好还会来争夺山寨之主。
将这个不稳定因素接入山寨,实在不是明智之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