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45章 调查(1/2)

    过来进行调查的人,比李安想象当中来的要晚很多天。

    由于这时候的证券交易所刚刚起步,各项规定,政策,机制,监管,等等都没有完善,所以李安当初也没有任何的避讳,将所有的股票,都弄在自己的名下。

    在去年年底的时候,李安购买的2000多万的股票,全部都是用乌坤的证券账号购买的,那时候,证券公司里面的人,就开始对乌坤的身家背景,进行了暗地里的调查。

    调查的结果是乌坤的名下,总共拥有四家企业,再通过税务系统一查,基本上可以确定,乌坤这2000万的来路都很清白。

    但是这一次,经过清算之后,发现有两个超级的大卖家,这两个大卖家,在这一段时间,陆陆续续的将手中所握有的股票全部清空。

    这两个账户的资金加起来,总共达到了4.5亿人民币,涉及到如此多的资金,证券交易所的领导,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。

    也是联合其他部门,对李安和乌坤再次进行了调查,最终发现他们两个人,竟然是姐夫和大舅哥的关系。

    尤其是李安,他本人一直都是在体制内工作,可是他账户上的钱,已经超过了在体制内工作的任何一个人的额度。

    这当中,李安会不会涉及到了挪用公款,以权谋私,贪污腐败等等一系列的事情?

    没有人敢替他打包票,就只能让多个部门,联合对他进行调查。

    暗地里调查了几天之后,所有的资料汇总到了一块,纪委部门的人,这才找上了门。

    “李安同志,我们是纪律委员会的人员,关于你在证券交易所,这一次所售卖出去的股票资金,我们想找你了解一下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纪委同志,你们好,我已经在家里面,等了你们好几天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李安这样子说,纪律委员会的人,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,这就说明这个人,已经做好了应对方案。

    “纪委同志,你们这是查到我有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了吗?是要带我回你们的局里审问,还是说在我的家里面询问?”

    听到李安这样子说,带队的人,心中也是微微叹了一口气,他们在暗地里所调查到的情况,李安的很多资金来源,都能够有出处。

    根本没办法,查到他有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,就只能上门进行询问,没办法将对方押到局里面去审问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一点是,他们查到了李安的背景非常深厚,像这样的人,他们也不会轻易的去得罪,但是该调查还是得调查。

    “李安同志,我们今天过来,就是想询问一下,关于你那一些购买股票的资金,是否符合政策。”

    “行,几位纪委同志,都跟我到家里来吧,我已经泡好了茶,有任何你们想询问的,我都会全力配合你们。”

    双方在老洋房的大厅里坐下,李安泡了茶之后,几个纪委同志,一人喝了一杯,当中的一个领头人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李安同志,我姓邓,你可以叫我邓科长,我们想问清楚,你购买了这么多的股票,你的那一些资金来源,具体来自于哪里?”

    “邓科长你好,相信这一段时间,你们已经调查清楚,我购买股票的时间点,关于我什么时候购买的,我就不浪费时间,不在这里详细说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在1984年的时候,那一会的政策,正处在双轨制当中,那时候我在哈尔滨的军区后勤部工作,负责边境士兵的蔬菜采购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黑龙江省这个地方,一到冬天的时候,士兵们根本就无法吃到新鲜的蔬菜,而且能吃到,品种也是非常的单一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那时候我就自掏腰包,考察了牡丹江市幸福村的地方,发现那个地方,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。”

    “我就和当地的村民合作,弄了一些反季节的蔬菜种植,直接解决了我在后勤部工作的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由于政策上面的改变,公务员不能够参与经商,所以我就将在牡丹江市所注册的农业公司,送给了我的大舅哥。”

    “在农业公司开办期间,我与幸福村的村民,一起研究出了好几个蔬菜种植以及加工的专利,得到了农科院的不少奖金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些奖金,就是我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,同时也有最初农业公司,所赚到的一些利润,我也全部都投入到了购买股票当中。”

    “我最初的工作岗位,并不是在哈尔滨军区,而是在大兴安岭的林场,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地方,林场的正式职工,手上都有不少的国库券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害怕这些国库券无法兑换,一直都在林场里面闹。”

    “当初在领导们的牵头之下,我个人拿出了所有的资金,以两折,三折和五折的价格,将这些国库券给购买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后面从85年到88年这段时间,我就是靠着每年兑换国库券所得到的资金,不断的买入这一些刚刚出售原始股份的公司股票。”

    “我手上所有卖出去的股票,都是从1984年到1988年,一点一滴慢慢买下来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